(汉化)冬季训练-有关冬训的一些小建议

WARNING: This article may be obsolete
This post was published in 2017-02-16. Obviously, expired content is less useful to users if it has already pasted its expiration date.


原文链接:https://roadcyclinguk.com/how-to/seven-common-winter-training-mistakes-avoid.html


时间问题

冬训的最佳时间一般界定于夏季赛事结束后(大概9月底),略微休息一段时间,然后11月就要开始着手冬训了。大多数文章给出的参考时间是11月中旬~2月底。

要把冬训看作是大头,所以千万不要过了元旦才开始急急忙忙动手训练,又积压了很多计划没有完成,一不小心就受伤了。  

恢复和过度训练问题

由于冬季的恢复效率、速度都比夏季略差一些,所以冬季更要注重身体的恢复与休息。

此外由于细菌更容易滋生,冬季一定要避免生病、免疫力下降和受伤。

Team Sky的冬季训练里提到,训练后、吃饭前一定要格外认真的洗手。

业余爱好者最容易导致免疫力下降的原因是过度训练(overtraining)。

这里可以用PMC简单参考一下:

比如说你的夏季CTL浮动在100左右,一般建议冬季CTL就不要超过120了(前提是FTP正确,所以在冬训开始的第一天一定要测一个新的FTP)。

既然测了一个新的FTP,那么严格的来说(按Ricky老师的意见),你还需要重新测定一遍你的功率形态曲线,然后对着你需要在新赛季发展弥补的部分,开始准备你的冬训计划草稿。

不知道功率形态怎么测的请自行翻书。

如果是从秋季养生(比如说CTL=30)开始增量,一定要注意RR不超过9。

此外就是大家都背的烂熟的TSB<-30开始休息,不再重复解释了。

最后引入一个以前提到过的极端例子:

ATL暴涨+大量LSD突然堆积,TSB极度压低的应对情况:

身体保持正常的情况下,直接修改每天的TSS。

或者无视PMC里面的-30警戒线,把这条线拉低到-50甚至更低。  

一个老话题

跨世纪话题之低强度长时间VS高强度短时间你选哪一个

首先还是不可否认的话题:

低强度长时间必定有它无可替代的好处。

比如说本博客的上篇文章里就提到了一点,核心训练效果,心脏、肺、血液的改善。

但是业余爱好者不可能像个pro一样天天LSD

所以,【只要强度够大,训练负载够大,高强度也能弥补一部分时间的不足】。

但是一定要避开所谓“因为有氧耐力训练很重要,所以我今天在骑行台上骑了两个小时的低强度有氧”

这种愚蠢的做法和观点大概是所有认真训练的爱好者最无法忍受的。

就高强度训练的建议:

1,如果有可能,仍然至少1周1次低强度有氧耐力,记得时间凑够6小时。

2,对大多数没有足够有氧耐力基础的人而言,一般推荐一周3次高强度+1次低强度有氧耐力就够了,剩下的时间用来休息。

休息的重要性是让你的high 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,每一个interval都达标,而不是今天上车了两下子就累了,剩下的时间咸鱼。

即使是high intensity,也绝对不是寄希望于冬季能在这方面有显著进步,而是作为低强度有氧耐力训练的【勉强替代品】,打好足够的有氧基础,并在开春新赛季到来之时开始下手。

比如说一篇文章给出了一个示范性训练:

(原文地址:https://roadcyclinguk.com/how-to/should-you-do-high-intensity-training-rather-than-base-training-during-winter.html

–10min 轻松踩踏,用于热身

–10min 80%~90%FTP

–5min 轻松踩踏

–10min 进行以下内容:

每一分钟的第0~50秒,80%~90% FTP

第51~60秒,10秒爆发

(译者注:10秒爆发的强度原文并没有给,大家.....自己慢慢琢磨吧,原文只提醒了不要用尽最大功率就行.....为了后文方便叙述,我们把这10S平均功率设定为【max% FTP】)

–5min 轻松踩踏

–5min 进行以下内容:

30s 90%*【MAX% FTP】

30s 休息(可以不骑)

循环进行

–上述5min的训练做2~3个,中间休息7分钟

–5~10min 冷却  

冬训的划分问题和新赛季衔接问题

也是个老话题,略带谈一下。

一般默认一个冬训分为两个部分:

前期(大约3/4的时间甚至更多)有氧耐力构建期

后期(春季赛季到来之前)衔接与其他能力发展期

后期这个不用说,大家在开春的比赛需要发展什么强项,需要靠什么赢得比赛的胜利,就在后期侧重练什么。

至于前期,则有了一个更明确的解释:

对于时间不充足的业余爱好者来说,他们可能无法选择LSD,改用了VO2MAX强度附近的各种训练模板(比如说前文提到的那个示例性训练)。

但是一定要注意,即使是高强度(high intensity ),也一样是用来构建有氧能力的。

比如说就有类似的实验证明,高强度间歇训练一样能显著提高线粒体密度,同时线粒体中的氧化酶,oxidative enzymes ,数量一样会增加。

大概的意思还是,强度是业余爱好者对时间的弥补。

兴趣与可行性问题

由于很多地区冬季下大雪,外面是结冰的,所以很多关于冬训的文章都非常认真的指出了:

避免高风险的户外训练。

除了路面结冰有可能摔伤等硬核问题,还有几个不可忽略的因素:

呼吸道、免疫力、体温流失、感冒发烧、训练效果不达标

所以一般来说冬天出门训练是很难达到【训练】效果的。

但是业余爱好者还需要interest这种东西,对于老外而言,思维就更加明确和硬化了:

“如果你跨上自行车却感觉不是非常非常渴望训练,如果你频繁在训练的后半期感到精神疲劳,那你可能需要重新审视你对训练的热情和积极性了。”

兴趣可能更容易左右一个业余爱好者的自行车生涯成绩,但是训练、锻炼、兴趣,从来都是分来讨论的。你可以同时拥有它们中的每一个,但是不能把它们混为一谈。


 Last Modified in 2021-03-03 

Leave a Comment Anonymous comment is allowed / 允许匿名评论